《百家姓》晏及《百家姓》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百家姓 作者:佚名 | 书号:10123 时间:2017/3/25 字数:2553 |
上一章 晏 下一章 ( → ) | |
历史来源 1、来源于姜姓。舂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晏弱被分封于晏,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所以他以晏作为自己的姓氏。他的后代也沿用晏姓,形成了晏姓的以支。 2、来源于陆终氏,是陆终子晏安的后代。传说中的古帝颛顼的第五个儿子叫做安,他的后代便以晏作为姓氏,并且在舂秋时期与⾼、国、鲍一起成为齐国的四大望族,世代在齐国做官。 3、来源于上古尧时期的大臣晏龙。据说晏龙是尧时掌管音乐的大臣,为历史上最早的晏姓人物。晏龙被认为是此支晏氏的始祖。 家族名人 晏婴:字仲(?-公元前500),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山东⾼密人。舂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材不⾼,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內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又坚持原则,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著有《晏子舂秋》8卷250章。 晏殊,字同叔,北宋宰相,著名词人,临川人。景德初年曾以“神童”之名被真宗如为进士,庆历中官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他填词擅长小令,承袭南唐风格,多表现士大夫阶层的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音调谐和。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句,传诵很广。他喜好贤能,范仲淹、孔道辅、欧修等都曾是他的生学。他的儿子晏几道也是北宋著名的词人。 晏铎:自贡富顺县人,明朝永乐十六年(1418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福建道御史。他学问渊博,才华出众,为官清正,政绩斐然,受到民人爱戴,是明英宗时期的“景泰十才子”之一。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第七子,也是北宋有名的词人,他的词多感伤情调。 晏天章:宋代棋师。他不但棋下得好,而且善于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著有《元元棋经》一书,为后世研究下棋理论提供了材料。 晏顿复:宋代吏部侍郞,曾经驳论二十四事,反对秦桧投降求和的主张。 晏敦复:字景初(1120-1191),晏殊曾孙,宋代临川文港沙河村(分属进贤县)人。少就学于程颐。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中进土。初任御史台检法官。绍兴元年,由礼部郞迁吏部郞。。因事件右丞相吕颐浩,贬为贵溪知县。后改临江军通判。不久,复召为吏部郞,转左司谏,进中书门下诸房公事。晏敦复为人刚直敢言,曾弹劾准西宣抚使刘光世強换淮西民田;揭露右丞相汪伯彦之子汪召嗣无德无才,反对派他担任江西盐司(转运使)和袁州知州。绍兴八年(1138年),金人遣使前来议和,要南宋君臣拜接金熙宗的诏书。吴敦复认为这是奇聇大辱,上疏坚决反对。宰相秦桧派人暗中拉拢,许以⾼官厚禄:“公能曲从,两府旦夕可致”他横眉冷对,声裂金石:“吾决不以⾝计误家国,吾乃姜桂之,到老愈辣。”绍兴十五年,曼敦复代理吏部尚书,兼江淮经制使。因与秦桧不合,改任宝文阁直学士,并先后出任衢州知府、毫州提举。后闲居数年卒。宋⾼宗曾给予“严峻耿直,敢于议政”的好评。 晏斯盛:字虞际,号一斋,清朝新喻浒江(现为上⾼县蒙山乡所辖)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江西乡试第一名,次年举进士,为庶吉士。雍正元年分校顺天乡试,授翰林院检讨。五年为会试同考官。雍正六年(1728年)晏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山西,普是雍正皇帝的宠儿、当朝宰相朱轼(⾼安人),于康熙劣官史,做出了好成绩的地方。因此,当晏斯盛前往山西任上,雍正赐他浮⽔古砚及笔墨时,郑重说明:“此太学士朱试所进,今以赐汝,汝可时时把玩,勉为朱轼可也。”雍正这番话,晏斯盛当然心领神会,铭记在心。一到山西,便新官上任三把火,敢于碰硬脑。当时清府政派往山西驻防、监视民人的镶⻩旗军胡作非为,恣意要马匹,辱凌官绅。晏斯盛了解到这情况,即向雍正如实报告。雍正阅后即批;“晏斯盛据实陈奏,甚属可嘉,若隐忍不言,则此辈愈多事矣,晏斯盛着部议叙。”晏到安徽的第三、第四两年,连年旱灾,安徽江北州、县民人大量逃荒,离乡别井,外出求食。旱灾原因,主要是没有修⽔利。晏花了很大精力,用以工代赈办法抓兴修⽔利,同时写了江北⽔利书二卷,总结⽔利兴修与否的经验教训,及其兴办措施等等。其时又奉上级命令,要他暂时管理好龙江、西新各关口税务,并要将这些税务关口的积弊上奏,要实事求是,不以隐以私情。大概是这两件事情都办得不错,乾隆比较満意,乾七年(1742年)三月又擢升为山东巡抚。乾隆八年(1743年)三月,晏调湖北巡抚。乾隆十六年(1751年)舂,晏斯盛闻乾隆南巡,曾往安徽淮上驾,兼述衷肠。这年十一月,又往京北祝皇太后寿。乾隆问斯盛:“汝⺟年几何?”对曰:“八十又八。”翌⽇,乾隆赐晏⺟“舂永萱庭”匾额及內缎荷包。次年正月晏抵家,不久便病死。乾隆遣官谕祭。晏著有《易学初津》、《禹贡解》、《楚蒙山房易经解》、《诗集》数十卷,皆梓行。 迁徙分布 (缺)晏姓在陆大和湾台都没有列⼊家百姓前一百位。晏姓出自姜姓。上古时候的⻩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他的氏族崇拜龙图腾。⻩帝有个孙子叫作颛顼,也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颛顼又有一个曾孙,叫晏安,而晏安就是晏姓的始祖。舂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被封在晏(今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他的后代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称为晏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现在的晏姓。晏姓的望族居住在齐郡,即是今天的山东临淄一带。晏姓是当今较罕见姓氏,但分布颇广,约占国全汉族人口的0。027%,居第二百四十一位。尤以湖北、四川、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晏姓占国全汉族晏姓人口的82%。 WWw.BAmXS.CoM |
上一章 百家姓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佚名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百家姓》在线阅读,《百家姓(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百家姓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