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校释》第五十四章及《道德经校释》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八毛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道德经校释 作者:必学课 | 书号:39902 时间:2017/9/8 字数:2302 |
上一章 第五十四章 下一章 ( → ) | |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孙祭祀不辍。 严可均曰:“子孙祭祀不辍”王弼“子孙”下有“以”字,韩非子有是“以其”“世世”四字。 罗振⽟曰:敦煌本无“者”字,景龙本、敦煌本无“以”字。“祀”敦煌本作“祠” 谦之案:顾本第一句亦无“者”字。傅本“抱”作“袌”范本“脫”作“挩”严遵、河上、御注、磻溪、楼正、顾、赵、傅、范、⾼均无“以”字。又周易集解“屯”下虞翻引第一句同此石。淮南主术训引“善建者不拔”注:“言建之无形也。”王念孙云:“此六字乃正文,非注文也。‘故善建者不拔’者,引老子语也。‘言建之无形也’者,释其义也。文子正作‘故善建者不拔,言建之无形也’。”案老子古谊如此。 又韩非喻老“善建不拔,善抱不脫,子孙以其祭祀世世不辍”顾广圻曰:“德经无‘以其’‘世世’四字。”又解老引“不拔”、“不脫”、“祭祀不绝”则“辍”亦作“绝”“辍”“绝”义同。武內敦本作“醊”罗卷作“餟”均非。 修之⾝,其乃德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严可均曰:“修之⾝”河上、王弼“修之”下有“于”字,下“修之家”、“修之乡”亦然。御注、⾼翿五句皆无“于”字。“其德有余”众本作“乃余”御注作“其德能有余”韩非子与此同。“修之于国”韩非子作“于邦”与丰协韵,今沿汉避讳改也。 罗振⽟曰:景福本无“之”字,下同。景龙、御注、敦煌三本均无“于”下四句同。又敦煌本“乃”作“能”下四句“乃”字同。御注“真”作“○”“其德乃余”景龙、景福二本“乃”作“有”敦煌本“余”上有“有”字。武內义雄曰:敦、遂二本“乃”皆作“能” 谦之案:彭、赵、傅、范、楼正、⾼翿亦无五“于”字,室町本“有”字上有“乃”字,无上四“于”字。严本无“其德乃真”句“其德有余”句与河上、柰卷同此石。又傅、范“国”作“邦”傅“普”作“溥”范曰:“‘邦’字,韩非与古本同。” 顾广圻曰:傅本“普”作“溥”案“普”“溥”同字也。 易顺鼎曰:按周易集解虞氏注引老子曰:“修之⾝,德乃真。”诗序正义曰:“老子云:‘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邦,其德乃丰。’”皆无“于”字。虞所引并无“其”字矣。 焦竑曰:“邦”一作“国”汉人避⾼帝讳改之,于韵不协,今从韩非本。 洪颐烜曰:“修之于国,其德乃丰”案“国”当为“邦”上下文⾝、真、家、余、乡、长、下、普皆为韵,此以邦、丰为韵。韩非子解老篇“修之邦,其德乃丰”又云“以邦观邦”字尚未改。 故以⾝观⾝,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严可均曰:“天下之然”河上作“之然哉”王弼作“然哉”无“之”字。 罗振⽟曰:景龙、御注、敦煌三本均作“吾何以知天下之然?以此” 谦之案:景福、磻溪、楼正、室町、柰卷、顾、彭、傅、范、⾼“然”下均有“哉”字。严本“天下”二字作“其”傅、范“何”作“奚”韩非子解老引亦作“奚”顾广圻曰:“今德经‘奚’作‘何’,非。傅本作‘奚’,与此合。” “音韵”此章江氏韵读:拔、脫、辍韵(祭部,拔音蹩,脫,他厥反)。⾝、真韵(真部),家、余韵(鱼部,家音姑),乡、长韵(部),邦,丰韵(东部,邦,博工反,原作“修之国”今从韩非子解老篇所引改)。下、普韵(鱼部)。邓廷桢:拔、脫、辍韵,云:“祭部之⼊声也。”顾炎武唐韵正四江:“邦”古音博工反。引老子:“修之邦,其德乃丰。”又九⿇“家”古音姑,引老子:“修之家,其德乃余。”⽑奇龄古今通韵曰:向疑老子“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当是丰与乡协,即东、之通。既得易林功、国之协,始知乡、长、丰、国各自为协,乃辘轳押法,犹未敢遽信也。最后读常武诗,则“⽗”与“士”协“国”与“我”协,旷若发曚。盖“国”隶职部,为蒸之⼊声,东、蒸本相通,故取为协。然则协自有踪迹,非偶然也(卷一)。谦之案:⽑说非也。柴绍炳古韵通卷一东部旁通诸韵,引老子此章“国音公”其误竟同。盖皆不知“邦”今为“国”乃汉避讳所改,韩非作“邦”其明证也。江永古韵标准⼊声第六部曰:老子“修之于邦,其德乃丰”别本“邦”作“国”或是汉人避讳所改。易林“后稷农功,富利我国”“国”亦是“邦”字。今人韵书引此协国古红切,误甚。孔广森诗声类(四)曰:案说文解字:“邦,从邑,丰声。”释名曰:“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邦音曰封明矣。老子“修之于国,其德乃丰”韩非解老引作“修之邦”故与“丰”合韵。今本承汉避⾼帝讳而改耳。⽑氏古今通韵乃谓国有工音,疏谬至此,则其他支离之说,亦何⾜置辨!江有诰曰:汉人往往避讳改古书,如老子“修之邦”与下“丰”韵“邦”改为“国”避⾼帝讳也。史记“启”字悉改为“开”避景帝讳也。然则古韵间有不合,未必非汉人所改(古韵总论)。李赓芸曰:老子德经“修之于⾝,其德乃真”此八句四易韵。“国”本“邦”字,与“丰”协。又管子牧民篇:“毋曰不同生,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国”亦“邦”字,与“从”协也。汉人避⾼祖讳,改为“国”后人不知更正,沿之至今。邓廷桢曰:“国”一本作“邦”按作“邦”者是也。邦之为言封也。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邦康叔者,封康叔也。论语云“且在邦域之中矣”邦域者,封域也。古音东、冬、钟、江同部“邦”音薄工切,正与本句“丰”字为韵。 右景龙碑本八十七字,敦煌本八十四字(字数照武內,罗卷无),河上本九十字,王本九十一字,傅、范本八十六字。河上本题“修观第五十四”王本题“五十四章”范本题“善建者不拔章第五十四。” Www.BaMxS.CoM |
上一章 道德经校释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必学课最新创作的免费历史小说《道德经校释》在线阅读,《道德经校释(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道德经校释的免费历史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