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第二二三章义军西渡及《边戎》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八毛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边戎 作者:阿菩 | 书号:41798 时间:2017/10/3 字数:6208 |
上一章 第二二三章 义军西渡 下一章 ( → ) | |
汴梁在病急投医之时,曾下过一道未经深思虑的诏令给王师中,许他便宜行事,代枢密与汉部商议援军将领事宜。由于当时情况混,出城的使者在半路为兵所阻,迂回绕道,直到一六七八年闰十一月底才到达登州。 王师中拿到诏令后请示杨应麒,杨应麒得到这个消息时,汴梁陷落的噩耗也跟着传来了。 这时候虞琪虽然回去,但宋廷又陆续派了好些文武官吏前来,而胡寅也还没有回去。这些滞留在津门的大宋臣子听说汴梁陷落、宋帝投降无不放声大哭。胡寅带头给杨应麒上书,请他念宋汉同文同种之谊出兵相救。 杨应麒接到奏表后便召集还留在津门的宋臣,未等胡寅等人开口便宣布汉部愿意出兵。胡寅等大喜,杨应麒又道:“只是出兵的方式,仍需遵循之前的约定,汉部出兵不出将,也不打汉部旗号。将来成功驱逐胡虏以后,这支军队仍归汉部,如何?” 自古借兵,最怕的就是前门拒狼后门引虎,又怕友军来援之后不听指挥,这时汉部肯将军队由大宋将领指挥,胡寅等如何不喜,说道:“汉部盛情,七将军美意,焉敢不从!” 杨应麒又道:“但这支军队虽由宋将统领,但旗号也不能完全归⼊宋廷的军事枢密,我直说吧,我是怕这支兵马被你们一借不还!” 胡寅道:“我大宋乃信义之邦,不至如此。不过七将军有此顾虑也是应该。却不知七将军打算如何处理?” 杨应麒道:“我的意思是:这支军队便以义军之名出战,各位以为如何?” 宋臣听了都称善,胡寅暗忖,也觉得应该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便也附议。 杨应麒道:“但现在汴梁已经陷落,这军队开赴宋廷以后,补给该如何解决?又该听谁的节制?却是让我不知所从了。” 胡寅道:“汴梁虽陷,尚有兵马大元帅在。这支军队⼊境以后,自然要听兵马大元帅康王的节制。至于补给…料来康王所在的州县必有屯粮。” “那好。事情就这么定吧。”杨应麒道:“汉部乃是小邦,兵马不多,援宋兵马,只能筹出三、五万人,先期队部一万人已经毕集,就等出发了。其它人马,以后会陆续开到。” 胡寅心中大喜,他素闻汉部兵马精強,不下女真精兵,来津门后打听北国情况,知道当初守辽口时汉部在城內的正规军队亦不过一二万人,如今肯借出五万大军,那是大过所望了,因此连连称谢。又问将领人选。 杨应麒道:“这将领的人选,你们大宋朝廷已许了王师中与我面议。现在还未完全议妥,但事态紧急,我们不能空等下去了。我打算让王师中暂领这一支义军的统帅,先由王师中大人推荐的刘锜将军领先锋兵马万人开赴中原与兵马大元帅会师,后续队部等康王布置妥当、誓师北进后便陆续进兵,各位以为如何?” 这时宋廷滞留在津门的使节团体里面,也就刘锜最有领兵资格,所以此议一出,众人都觉可行。 杨应麒道:“大军集结,三⽇后便可出发。不过…” 胡寅等怕有变卦,赶紧问还有何事。 杨应麒道:“我们汉部给大宋出人出钱出力,大宋怎么的也得给我们一些回报吧?” 胡寅等心头一凛,都忖道:“果然来了!”汉部愿意借兵背后肯定有条件,这事他们早想到了。胡寅道:“七将军需要大宋为汉部做些什么么?胡寅等虽无权答应,但亦可代为传达。” 杨应麒笑道:“这件事情不用请示,你们自己也答应得!再说如今汴梁已经陷落,你们向谁请示去?”接着便说出他的要求来:“这次我们汉部为了援助大宋,不知菗出了多少员官来应付这件事情,所以我们现在的员官有些不够用了。因此我想向大宋借诸位一借,请你们帮我们汉部处理一些我们忙不过来的政务。” 胡寅等最怕的就是汉部要求割地,谁知道竟然是这样一个要求,一时都感愕然。 杨应麒问:“怎么?有难处么?” 胡寅道:“不知七将军要我们⼲什么?我们对汉部的政务并不悉,恐怕会坏了汉部的大事。” 杨应麒道:“我想辛苦一下诸位,深⼊到汉部各个地区巡查探访。这事只要秉持公心便可。再说,只要地方走得多了,汉部的政务慢慢的就会悉起来的。” 胡寅和几个同僚商议了一会,觉得这也是了解汉部的好机会,胜过枯守津门无所事事,便都答应了。 大宋使臣走了以后,陈正汇问杨应麒道:“我们汉部的人手缺么?” “不缺。”杨应麒笑道:“我只是要他们四处走走,不要闷在津门整天来找我们的⿇烦。” 陈正汇轻笑道:“恐怕不止吧,我看七将军是认为这些人都是人才,因此就像当初对我一样‘不怀好意’!” 杨应麒笑道:“你怎么说都好!”陈正汇又问:“可我们有五万兵马援助大宋么?” 杨应麒道:“这五万兵马并不是像辽口那样的精锐。我是打算在沧州、登州就地募兵,略加训练后就给刘锜弄去。咱们给他兵马钱粮,至于仗打成什么样子,咱们就在一边看着吧。” 陈正汇又道:“可第一期先锋兵马,咱们也只准备了六千人啊,哪里有一万?”杨应麒准备给刘锜带领的六千兵马,就是上次演习时刘锜率领的塘沽新兵。这事杨应麒已和刘锜打过招呼,刘锜自然欣然应诺。 杨应麒听陈正汇问起,笑道:“如今大宋流⼊沧州、登州的流民甚多,我已派人到这两个地方各招募了两千壮丁,分别由登州、塘沽的守军加以训练,如今已有一个多月了,这事你不知道?” 陈正汇恍然道:“原来这两支人马七将军是打算这样用!可是这两支人马才训练了一个多月,未必能上场战吧。” 杨应麒道:“嗯,离上场战还早,但至少已颇有纪律了,当后勤队伍、辅助队伍应该没问题。我们给钱给粮给人,至于兵员怎么训练,怎么強化,那就要看刘锜的了。” 这时门外来报:“李郁、徐文两位大人来了。” 杨应麒便命请进,两人进来后杨应麒对他们说准备让徐文去做刘锜的副将,让李郁去做参谋,徐文毫不犹豫便领命了,李郁却微微皱眉。杨应麒问他:“你回津门后不是总嚷嚷着要去大宋么?怎么不乐意了?” 李郁道:“我之前要回大宋,是因为说过要和生学共患难。但现在局势成了这个样子,我再去有什么用处?再说我不习军旅之事,怎么做得这参谋?” 杨应麒道:“派你去不是因为你懂军事,而是因为你懂政治。” 李郁一凛,问道:“懂政治?” 杨应麒道:“这次你们两个去,在军队怎么打仗这件事情上要竭尽所能帮助刘锜,不要给他拖后退。但是在军队的归属上却要小心,要尽量和大宋的主力保持距离,不要让这支兵马给大宋吃了!我们只是帮大宋打仗,可不是给大宋输⾎!” 李郁沉昑道:“这只军队,是听调不听宣,对吧?” 杨应麒大喜道:“不错不错!你这么快就道得出这五个字来,就说明我选你是选对了!” 对于出兵大宋之事,汉部并没有大张旗鼓,相反,一切都只是偷偷地来。津门、塘沽的兵马都是悄悄地、分批运往登州,刘锜从津门出发时也是孤⾝上路。 完颜虎和杨应麒都来相送,这是一次并未公开的送行,场面并不隆重,只有完颜虎、杨应麒及其随行数人而已,却令刘锜倍感温馨。完颜虎因为在曹、刘联姻一事上有过反复,自觉有些对不住刘锜,出于內疚,在婚事谈定以后对刘锜又好了几分。刘锜是心坦之人,对已经过去了的事也就不放在心上。这时他満心想的就是怎么去支援汴梁! 他十二月初在清港上岸,七⽇后各路兵马集结完毕,在板桥寨附近休整训练、传达作战思想,这支军队的主力人马六千人在演习时就在刘锜的指挥下打过一场胜“仗”所以刘锜指挥得动。 一切准备妥当以后,刘锜便引兵西进,这时已是十二月中旬。不但汴梁已破,赵桓连降表也递上了。已经投降的宋廷在金人的迫下分遣使臣往河北河东招谕两河守臣,说朝廷已割两河,让他们放弃守城、投降金人。 刘锜闻讯忧愤不已,这时赵构尚在大名府,手下有兵马数万,便引兵来会。 赵构听说刘锜领了汉部援军前来,一开始十分喜,下命犒军,又接见刘锜,好生慰问。刘锜便劝赵构赶紧⼊京勤王,此刻宗泽还在赵构⾝边,闻言也劝赵构进兵。 赵构心中实不想往汴梁去,所以见刘锜一来就劝自己⼊京勤王便有三分不喜了。恰好这时赵桓使者持蜡丸诏书至,內中云:“金人登城不下,方议和好,可屯兵近甸毋动。” 赵构得了赵桓这封腊书心头大喜,这分明是糊涂兄长帮自己送不用进京犯险的借口啊!偏偏那边宗泽、刘锜都不识好歹,竟然怀疑这使者和蜡丸书信的真假来,认为是金人的诡计。 宗泽道:“金人狡谲,如此作派分明是想延缓勤王之师罢了。君⽗之望⼊援,何啻渴饥!元帅宜急引军直趋汴梁,以解京城之围!” 刘锜也道:“不错!金军两路兵马虽盛,但我军亦已有六、七万人。且四方守臣闻元帅兵马⼊汴,定然云集而来。金人纵然已经攻陷汴梁,也势必无功而返!” 汪伯彦等却坚持认为京师四壁既已失陷,如果此刻贸然进兵,不但会陷康王于危地,而且可能会促使金人对二圣(赵佶、赵桓)不利。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还是有赵构暗中支持的汪伯彦等人占了上风。宗泽坚持要⼊京勤王,他是副元帅,又是首先拥护赵构的大功臣,赵构不好太拂他的脸面,便给他三千人,命他为前锋先行。 刘锜也请从宗泽赴京,他这么一说将领中的強硬派也纷纷请行,赵构心想若让这些人都去了汴梁,自己在大名府又变成孤家寡人了!因此坚决不准,只命诸将屯扎在大名府周围各州县,以待有变。 这时又有人向汪伯彦进谗,说刘锜不但曾受了汉部的爵位,而且还成了汉部虎公主的⼲弟弟,所以汉部才放心地把兵马给他。汪伯彦大惊,赶紧来向赵构打小报告,赵构听完后觉得也像,从此不再信任刘锜,但此刻又还不敢太过得罪汉部,只是命他屯扎临淄,就食于青州,算是将他搁置了起来。 刘锜在连续几次请战不成之后反被汪伯彦弹劾他越职,无奈之下只好领兵向东,以义军首领的⾝份在临淄附近驻扎了下来。青州位于渤海之滨,济⽔、淄⽔都是从这里⼊海,位置较为偏僻,刘锜驻扎在这里无论做什么都影响不了整个中原的战局。但杨应麒听说刘锜到了临淄却派人送粮送马送兵器,又给他增新兵五千人。刘锜得了这批钱粮兵马后就在淄⽔沿岸训练起来,一边练兵,一边期盼赵构早⽇进兵,但盼来盼去总是空,甚至私下忖道:“人家汉部出钱出人出力,大将军遭软噤也冒险派兵援救。咱们自己的人倒好,天天想着自保,连⽗兄君上都不顾了!” 这时赵构手下兵马渐多,钱粮开始不敷使用,还好有王师中、李应古一南一北各送了粮草一万担来,大大舒缓了赵构的军需危机,尤其王师中更是识趣,不但送来了军粮,还送来了两车绸缎、器皿、琉璃、香料等奢侈品来。 赵构大悦,他生长于帝王之家,离开京城后各地接待的员官虽也尽量献上美⾐美食,但河北大部分地区经济并不十分发达,而这时又在战当中,所以献上来的东西与汴梁士人家中的⽇用相比也颇为不如,和帝王之家更是没得比!所谓曾经沧海难为⽔,地方上的精米华服落在赵构眼里也如同糟糠旧⾐,所以这时王师中偷偷献上这批好东西来赵构如何不喜?当下大大表彰了二人,这时他还只是兵马大元帅,还没权力直接升两人的官,但自然有他的侍从太监蓝珪等人和王师中、李应古派来人接洽,暗示康王将来必有以报。 汴梁的形势一⽇比一⽇糟糕,赵构的地位却一⽇比一⽇稳固。他先在大名府,随后又转到东平,不久又转移到济州。赵构到达济州之时已有兵马近十万人:其中济州凡九千五百人,由杨惟忠统领,是赵构的亲卫;开德府兵马一万九千人、濮州七千人,以及卫南、韦城等据点驻军,由副元帅宗泽统领;兴仁府一万九千人、广济军八千人、单州六千人、柏林镇三千人等,由节制兵马⻩潜善统领;青州汉部援军一万人,由刘锜统领;此外有孔彦威、常谨、丁顺等来归义军一万五千人等等。除了这些直接听赵构调动的兵马以外,还有河北赵野、河南范讷、河东曹广弼、陈留赵子崧、登州王师中、沧州李应古等人,乃至于两河自发抗金的义军,均遥奉赵构的大元帅令,环绕汴梁洛,布列中原河北,只等赵构出兵的号令。 但赵构的主力不进,其它军队便都不敢⼊京勤王,或者如范讷之流迟疑不知进退,或者如曹广弼之辈孤军奋战。直到宗望、宗翰掠大宋二帝北迁,宗泽孤军不敢轻进,曹广弼阻截仅得金银,赵构却反而将车驾越移越向东南,终于来到了大宋的南京应天府,也就是后世的商丘附近。 对于赵构的⻳缩,陈正汇和杨应麒各有各的看法,陈正汇认为赵构这等行为十分可憎,简直是置⽗兄命于不顾。杨应麒却认为他的这种考虑有理智的成分在里面:“他现在冲到汴梁去,救出⽗兄的机会未必很大,把自己的命也搭上去的机会却不小。” 陈正汇睨了一眼他的上司说:“七将军,要是大将军与宋帝易地而处,您与康王易地而处,你也会像他这样么?” “不会的。”杨应麒道:“我和大哥不会让自己陷⼊这等尴尬境地的。所以你说的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陈正汇道:“未必吧,现在大将军也在金人手中,景况可未必比宋帝好!”杨应麒心头一震,叹道:“你说得对,我方才的说法是太看不起别人了。要真是和他们易地而处,也许我也不能做得更好。” 陈正汇也知道刚才那句话触到了杨应麒的痛处,不敢再纠下去,转换了话题,说道:“以现在的形势看,七将军你认为宗翰宗望接下来会怎么做?” 杨应麒道:“这还用说,定然是要将赵氏连拔起。” 陈正汇道:“他们要将赵氏连拔起,那我们就要尽量保住赵氏,以号召天下抵抗金兵。” “不错!”杨应麒道:“如果宋廷二帝逃不出来,那么赵构承继大统的机会就很大,那时候…” 陈正汇道:“那时候如何?” “继续扶植他。”杨应麒道:“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要出兵保护他!只要赵氏一脉尚存,中原未定,宗翰宗望便不能无后顾之忧,便不敢过分迫大哥!” 陈正汇道:“可万一赵构真能中兴大宋…” “这还用说!”杨应麒道:“如果大宋中兴之势太旺,那我们就要反过来想办法抑制它。” 陈正汇道:“可我们要正式向中原拓展,始终顾忌着大将军,这样拖下去,始终不是办法!” “是啊。”杨应麒道:“大哥的事情真不能再拖了,越拖我们恐怕越不利。” 就在这时,中原方面传来消息:大宋兵马大元帅康王在南京应天府即皇帝位,改元建炎。 杨应麒闻讯笑道:“他的动作倒也不慢。”便以完颜虎之名遣使往贺,算是承认了这个权政。 是年为华元一六七八年,金天会五年,存在了一年多的靖康年号自此而废。 wWW.baMXs.cOm |
上一章 边戎 下一章 ( →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阿菩最新创作的免费架空小说《边戎》在线阅读,《边戎(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边戎的免费架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