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检察官》在首届甘肃文学论坛上的发言代后记及《1号检察官》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
|
八毛小说网 > 官场小说 > 1号检察官 作者:陈玉福 | 书号:42929 时间:2017/10/28 字数:5432 |
上一章 在首届甘肃文学论坛上的发言(代后记)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五一”节前,甘肃省文学院在省文联组的支持下,推出了签约作家试行方案。消息传出后,让人喜让人忧。 投赞成票的作家们,多以不拿财政工资的业余作家为主。他们自嘲是“没娘娃”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大多在创作上取得了较大的业绩。有些业余作家的作品,畅销国全书坛,为甘肃赢得了荣誉。他们双手赞成省文学院将文学推上市场的改⾰方案,并感谢省文学院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文学创作的平台。有位作家⾼兴的说:“我们终于有了娘家了!” 我就是投赞成票的业余作家们中间的一员,本文将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试图解析一下作家、作品与市场的关系。 一、能体验到独特的生活就能写出读者的作品来 非常荣幸的是,我“1号”系列的几部长篇拙作出版后,无一例外的全出现了盗版。尤其是“1号”系列第一部《1号会议室》,在2001年的半年时间里,重印了7次。出现在市场上的盗版版本达8种之多。以《兰州晨报》为首的国全23家都市报,全文连载了这部耝糙的东西,受到了读者广泛的好评。今年新出版的《1号专案组》更是如此,4月10⽇正式出版发行,4月15⽇的盗版书就摆上了兰州图书市场的柜台。紧接着,《南京⽇报》、《贵晚报》等7家都市报,马上跟出版社联系连载事宜。为什么我“1号”系列的几部长篇拙作,能得到读者的如此青睐呢? 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达老师说,之所以“1号”系列几部作品受读者,是因为“作家把一腔热⾎和金石般的⾚胆忠心,融⼊到了作品的形象之中。作家就是如此勇敢地闯⼊善恶并存的社会深层,发掘着生命价值和人格理想。”“作者全⾝心地投⼊到社会嘲流之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研究社会,研究一切人,保持了对社会矛盾和人心变异的敏感。…作者不是旁观者,而是亲历者,他对他的描写对象极为悉,甚至他就是其中的一员。”(摘自《小说评论》) 《1号专案组》是据发生在西部某矿区的实真事件,经过艺术加工后写成的。在写作前,我深⼊到“八道岭”煤矿长达一年之久,和这家煤矿的矿长、副矿长以及基层的⼲部和职工上了朋友。他们全方位地支持我在矿上体验生活,在吃住行上我享受的是贵宾的待遇。委记书兼矿长梁庭贤,把我安排在了煤矿宾馆的大套房里,每天早晨7点钟,他都亲自来宾馆陪我吃早餐。他外出开会、出差时,就安排副矿长罗辑田陪我。到基层去参观,或是回兰州,梁庭贤把自己车号为999的⾼级小轿车让给我乘坐… 刚下去时,这个矿区所谓的改⾰还没有开始。半年后,我有幸目睹了矿区“改⾰”的全过程。 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集体。梁庭贤是家国级劳模、优秀企业家、国全“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是从矿工起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的,他的经历很感人,他的管理才能也是特别的。据说,他的⾝价在亿元以上。有两个例子我记得很清楚。一是家国投资了上亿元上了自动化生产线的一家煤矿,那时呈半停产状态。而他导领的矿也上了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和那家矿不同的是家国没有给他的煤矿投一分钱,这上亿元的投资全是他们矿自筹的。在整个矿区,他这个矿的效益是最好的。我下去的那一年,这家小矿在矿长、矿委记书梁庭贤的导领下,依靠⼲部群众,没要家国1分钱的款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一个手工镢镐落煤的年产量只有几百吨的小煤矿,发展到了年生产能力300万吨原煤、产值两亿多元、利税8千多万元的自动化原煤生产企业。 ⼲得好了,是非也就多了。正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打头的鸟儿先死,”得梁庭贤和他的这家煤矿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磨难。 二是家国还在这里建有大型的两家地级煤矿企业,投资和职工总数全是这家小矿的十几倍。可是,这两家大矿几乎没有效益。至此,两家地级大矿和一家县级小矿之间发生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儿。 先是两家大矿拿来了省上的批文,要以梁庭贤的小矿为主两家大矿为铺成立××××煤业集团公司。梁庭贤见文件是省上发的,还牵扯到国有企业的出路问题。就顾全大局,不顾矿上⼲部职工的強烈反对,和两家大矿合并成立了集团公司。两家大矿的12位头头脑脑成了小矿矿长的婆婆,而梁庭贤排名第13位,最末一个副总经理。 从此,集团公司收走了小矿的人、财、物、产、供、销等全部权力。两家大矿张开了⾎盆大嘴,要吃小矿。我和这家小矿的⼲部职工一样,担心的是,这家小矿还能维持多久?如果照这个“改⾰”法,要不了多久,小矿就会变成“改⾰”的牺牲品。结果还真让我们不幸言中了。在《1号专案组》完稿将要付梓的前一天,我接到了那个地区一位导领的长途电话,他告诉我,这家集团公司快倒闭了。我问,小矿不是单独成立股份公司了吗?这位导领苦笑着说,股份公司能⼲什么?人家集团公司不放权,你股份公司能⼲啥?等着死吧!堂堂股份有限公司,具然没有人财物产供销的权力,这岂不是咄咄怪事? 听到这话,我的头⽪都发⿇了:这也叫改⾰? 改⾰要改掉落后的东西,达到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目的。然而,这个矿区发生的事情恰恰相反,改⾰⾰掉了国企最具生命力的先进的东西,最终断送了国企改⾰的前途。 我为梁庭贤他们婉惜的同时,也为国企改⾰的前途而忧心。假设,当初把梁庭贤任命为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那么,今天这个矿区将是另外一种样子。“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用好企业导领人,才是国企改⾰的主要內容之一。 一个文学工作者,要深⼊到现实生活中去,去朋友,去挖掘素材。只要关心老百姓,关注家国大事,你才能发现生活中闪光的东西。所以,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现实生活中另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在创作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梁庭贤和他的“八道岭”煤电股份公司苦受煎熬,在他们和集团公司抗争的过程中,我30万字的《1号专案组》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曾经在梁庭贤煤矿所在地工作过的一位导领对我说,××矿区⼲部群众想说而不敢说的话,《1号专案组》里的⼲部群众说出来了;XX矿区⼲部群众想⼲而不敢⼲的的事,《1号专案组》里的⼲部群众⼲了,真是大快人心啊!《1号专案组》的出版发行,很可能会挽救梁庭贤他们和“八道岭”煤电股份公司的命运。 五月六⽇早晨,我接到了“八道岭”煤电股份公司职工代表的长途电话。他说《1号专案组》写的太好了!他让我好事做到底,再帮一次“八道岭”行不行?我说,行啊。能为“八道岭”的朋友们帮忙,能为甘肃的国企改⾰尽我的绵薄之力,是我最大的心愿。他问我能不能以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感,代表“八道岭”矿区的老百姓向省委省府导领说明发生在“八道岭”矿区的一切,让省上导领把贪官诈去、偷去、抢去、骗去的饭碗还给他们。我欣然答应了。 这就是一个业余作家独特的生活体验。因为是业余,没有财政发的工资、没有单位给的补贴,更没有什么差旅费、车费等等。所以,我们这些业余作家们就得挖空心思寻找素材,辛辛苦苦体验生活,大刀阔斧进行创新,起早摸黑学习创作。否则,谁给我们发工资?没有收⼊我们又如何养家糊口?一句话,业余作家们之所以能出成绩,关键是有创作的庒力和动力。 二、把签约作家推向市场 由府政花钱养着一批作家,这一独特的“专业作家现象”恐怕是我们的一大特⾊。然而,近年来,对于专业作家的存在是否合理,不少人一直提出质疑。现在,甘肃省文学院敢于率先推出签约作家改⾰方案,把作家推向市场。无疑是恢复作家创造、主观能动的最好方法。有利于多出成果、快出成果,把甘肃的作家推向市场,走向国全。 把作家推向市场,对作家而言,不因为逐月领取财政的工资和补贴而束缚住自己的手脚,进而使创作更符合于自己的个。使个人的灵气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对文学院而言,也可以节约一笔不小的开支,用这些钱重奖优秀作品,以此健全作家队伍的励机制。因此,不论从作家个人还是文学院本⾝,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是真正的“双赢”选择。 当然,文学院过去设立“专业作家”的初衷是积极的、善意的,为的是把一些在文艺创作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作家昅引到文学院来,由文学院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从而使他们能够⾐食无忧地安心致力于创作。但是,这种体制忽略了这样一个浅显的问题:艺术生产不同于物质生产,用“圈养”的方式为作家提供帮助,实质上恰恰违背了艺术创作的规律。不仅如此,这种体制还使“专业作家”形成了一种惰,使得一些作家不出作品照样领取工资。照样享受文学院的各种福利待遇。 把作家推向市场,是由艺术创作的內在规律所决定的。马克思在论述艺术创作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时指出,艺术创作有其內在的规律。既然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生产,就不能采用同一种办法。作家的创作是否经受得起市场的考验,是衡量一个作家能否立独生存的标准。古今中外的每一个著名作家,没有哪个人是靠吃财政补贴成名的。相反,倒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作家一旦被府政所养,反而再也不能超越自己。这和过去国有企业里论资排辈的做法何其相似。看看“专业作家”体制下的作家队伍的整体素质究竟是在提⾼还是下滑,就不难判断出专业作家体制的合理与否了。 被家国养着的作家单是创作课题的申报与审批,就已经非常滑稽,再陷⼊单位里种种的利益纠纷,哪还有为艺术而艺术的追求呀?没有完全意义上的艺术追求,这还叫专业作家吗? 把作家推向市场,让市场说话,远比文学院自己去下评语更中肯有力。职业作家本来就是下海人,现在让他们回归到社会这个海洋里游泳,是成就他们出成绩、出成果的惟一办法。 三、写出让读者喜、好人振奋、坏人胆寒的作品来 我“1号”系列的几部小说,都是据现实生活里的实真事件写成的。其主要人物基本上也是有原形的。所以,每本书出版,都有一帮人要对号⼊座:这个人是我,那个人是他…《1号会议室》(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就有人找过我的⿇烦。《1号考查组》(花城出版社)出版后虽说太平了一阵子,可《1号专案组》(长征出版社)出版后,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 一天晚上,一个恐吓电话打到家里来了:“谁让你写的《1号专案组》?你写这个东西得了多少好处?…你还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我说,我自己要写的,好处是有的,税后稿酬收⼊是8万多元。你是谁?他又问:“某某某给了你多少钱?”一听这话,我就知道打电话的是“八道岭”矿区煤业集团的人。我说,我没有拿某某某的一分钱。他又说:“缺钱花说一声,给你个百儿八十万花去!写那些七八糟的东西⼲啥哩?”我问:你那百儿八十万是哪里来的?是你自己的,还是公家的?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撂下了一句“你小心着”的话就扣上了电话。从此,隔三岔五的就能收到这些个无聊的扰电话。 我同时也收到了不少矿区⼲部群众的电话,他们让我帮忙,让省上导领把被贪官诈去、偷去、抢去、骗去之物还给他们。也收到了不少热心读者的电话,他们说,之所以喜我的作品,是因为我的作品不但实真感強烈,而且视角独特、场面宏大、情节曲折。 这个时候,我就感到很骄傲很自豪,我终于用我的笔写出了让读者喜、让好人振奋、坏人胆寒的文学作品! 我的“1号”系列作品中,《1号会议室》是政坛写真,反腐打黑。《1号考查组》则讲述的是一群为民请命的共产人的动人故事。《1号专案组》关注的是国企改⾰、工人问题。《1号检察官》则写的是渎职犯罪。写了五年,还没有完成的70万字的《1号项目》,是一部反映三代西部人艰苦创业、开发大西部的英雄史,是一部建国后国中共产人“敢叫⽇月换新天”的五十年创业史。… 我的创作,得到了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老师的深切关注“1号”系列的几部重点作品,雷达老师都亲自作序推荐,还为《1号会议室》写过评论文章。可以这么说,因为有雷达老师对甘肃作家的关心和支持,才有了今天甘肃文坛的繁荣景象。 省上导领和省文联、省作协、省文学院的导领非常关心我的文学创作,我有今天的点滴成绩,跟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同时,我的作品也得到了百花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长征出版社等数十家出版社的帮助。《南京⽇报》、《贵晚报》、《今⽇新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等国全33家都市报连载了我的“1号”系列小说。所以,我的作品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借此机会,我向真诚帮助过我的老师、各级导领、长辈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面对你们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我没有理由不发奋努力。出过的作品,获得过的奖励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1号”永远是我奋斗和追求的目标。我会努力克服创作中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弱点,极积地投⾝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到一线群众中去,用他们的劳动创造发我的创作情和灵感,让他们的精神洗涤我的灵魂,让他们的智慧充实我的文思,也让他们的朴实无华融化我板结的语言,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师长朋友、无愧于自己的作品来! 谢谢大家! 2004年5月26⽇于甘肃文学坛论 Www.BAmxS.CoM |
上一章 1号检察官 下一章 ( 没有了 ) |
八毛小说网为您提供由陈玉福最新创作的免费官场小说《1号检察官》在线阅读,《1号检察官(完结)》在线免费全文阅读,更多好看类似1号检察官的免费官场小说,请关注八毛小说网(www.bamxs.com) |